龙之门教育董事长黄向伟:混合式课堂如何赋能教与学
2019年9月20日,由保利威主办的教育直播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。龙之门教育董事长以《混合式教学,学习效果倍增的利器》为主题,从直播教学切入,探讨混合式教学对学习效率的提升途径与效果。
龙之门教育董事长黄向伟
以下为分享内容精选:
今天论坛主题是直播峰会,有谁知道中国在线教育第一个做直播的是哪家机构?北京四中网校。这是事实,今天和我一起来到现场的我们教学部主任,当年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开始从事直播,现在已经是一个高中生的妈妈了。
龙之门教育成立于2000年。2001年,龙之门教育与北京四中共同出资成立北京四中网校,目前服务3000多所公立校,学生300多万人、每年培训教师10万人、业务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。在海外,北京四中网校也有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,已在日本东京、法国里昂、希腊雅典成立海外分校,并与五大洲47个国家1232所华文学校实现合作。直播课涉及80多个国家,1万多名老师。
龙之门教育旗下业务涉及四个板块:
第一是对公服务,从教育信息化到公立学校智慧课堂。
第二是在线课外辅导,这是我们最传统的业务。从2001年开始到今天,四中网校一直保留这块业务,可惜中间有几年并没有很好地去发展它,所以错过了一些风口。
第三是赋能教育机构,基于智慧教育的经验以及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的加持,打造一个教学系统赋能校外培训机构。
第四是素质教育,素质教育是在2014年孵化的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业务,龙之门大语文,大家知道大语文是这几年非常热点的一个项目。
1、直播这些事
龙之门教育从2006年开始探索在线直播授课,同年开通“网络面试班”栏目,是业内使用直播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先行者。
在此之前我们还做了点播课,把视频码流压缩质量最低,放在整个大屏幕上只是一个小豆腐块,但学生觉得很新鲜,身处在很远地方能看到北京的名师上课,所以四中网校也是中国第一个做点播课的在线教育机构。
2006年起步,到2007年网络环境改善一点,教学成果还不错,很多学生在线来学习,我还记得2017年春节,一位老师给孩子们讲春节的民俗,那节课是当年全球同时在线听课人数最多的一节课,超过5000个学生。
当时我们的直播应用已经很丰富了。除了给学生做直播课,还给老师做远程教研。一些集团学校做集体备课,我们内部的业务成长,比如说每年举办的师业务PK大赛,学生在异地,评委在异地,这个活动做了很多年,每年PK大赛都非常热闹。
2、混合式课堂
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。去年国家有一系列文件,对校内教师进行规范,核心诉求就是给学生减负。
中国学生每周学习时间比芬兰多20小时;比日本多10小时;比韩国、新加坡多5小时。从全球来看,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。
学生课业负担重,为什么?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是客观原因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太多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做无用功,做重复劳动。
红色曲线图代表各国学习效率;
黄色柱状图代表校外学习时间。
我们如何通过技术去帮助学生?减负并不只是把学生学习量减少,而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,通过增效去减负。可以数据驱动,可以设计场景化,可以个性化的去对学生因材施教,就不要去刷无谓的题了,根据你的问题精准推送你所需要的教学资源。
教育信息化、现代化已经是国家战略,习主席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贺信里面写到:“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,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,适合每个人的教育,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。”
“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”,给从业者非常大的想象空间。
教育3.0时代来临,从农耕到工业,再到现在的信息智能文明时代,我们对教育可以有很多新构想,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引入个性化、体验式、合作式学习、互动式教学等形式,让真实与虚拟的课堂并存。
这个课堂就是我们说的混合式课堂。
谷歌CTO雷·库兹韦尔说过一句话:“不断减轻人类痛苦是技术持续进步的主要动力,明天,不可知,却依旧可期。”这句话我特别喜欢,当下变化非常之多,我们才能从中看到机会。
技术的加持可以让我们去构想跨时空现实的开挂课堂。通过线上优质教学和线下课堂互动,结合课前整合性教学设计和课后精准AI测试,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大规模应用。我这里面写了先探讨几种模式教学,有启发式、探究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等等。
教育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长期奋斗目标。起点公平是入学,结果公平是考试,中考、高考,是由政策驱动的。我们行业应该作用于哪里?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既可以让学生享受到线上优质教学资源,同时关注学生课堂内的学习过程,以帮助学生提高效率。
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效率,是检测一个教学模式是否有质量的重要标准。
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,还有老师。老师通过在线的教学,一是实现个人的专业度提升,二是利用现代技术做出更好的教学设计。
我们探讨出的方法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班级化智慧学习。
3、给师生赋能
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架起两个支撑点。第一是教研,龙之门成立19年以来,锻炼生成一个非常强大的能力——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创新的能力。现在我们的教学体系里面包括教学资源、技术平台、应用场景,应用场景分很多种,我们称之为教无定法,场景化教学非常重要。
另外一个支撑点,就是在四年前,我们完成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初高中数理化三学科的知识图谱,已经申请专利。通过这个知识图谱,我们有一个自适应学习系统。
目的是什么?首先是给学生学习赋能。
哈佛商学院一个调查很有意思,人每天的信息获取,最高效率通道是视觉,占到83%,听觉占到11%,视觉容易疲劳,而听觉不容易疲劳。
所以技术和教学融合最核心的是通过充分调动视觉,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和兴趣,觉得不枯燥。同时调动听觉,让学生想象力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而又不容易疲惫。所以我们做了很多种课堂教学模式,线上线下,校内校外,有不同的组合。
同时赋能老师。我们的技术能给老师带来哪些工作,我觉得也是一种减负,比如批改作业、了解学情,通过数据进行精准分析,老师通过这些数据,基于经验的教学转移到基于精准数据的教学,提高教学效率。
这是我们刚刚上线的APP,通过跟老师学、跟AI学、自己学三大场景构建混合式教学,覆盖学生课外学习全场景,进一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。
无论如何,我们身处这个行业应该充满期待,尤其现在技术越来越强大,虽然国家有一系列政策管控市场环境,但是教育关乎国计民生,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。只要我们不忘初心,一定是会在这个领域有收获的,谢谢。